2019年8月,我怀揣满腔热情踏上了教育的沃土,在这片广博的土地上,梁杰老师如同一棵茁壮的大树,细心呵护着我这棵教育幼苗的成长。梁老师和我的师徒故事,由此展开篇章。
初次结缘——与梁老师的初识
顺利办理完入职手续后,教研室安排我跟随梁老师学习,今后与梁老师合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在这样的契机下,我有幸添加了梁老师的微信。梁老师从教已有四十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在校内外均享有盛誉,初次与这样的“大佬”对话我是很紧张的。一段自我介绍改了又删,删了又改,编辑很久才发给梁老师,希望初次对话能给梁老师留下好印象。很快梁老师给我发来回复,向我介绍了教研室的基本情况,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以及新学期的课程安排。初次沟通轻松愉快,梁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亲切随和的,也就不难理解梁老师的学生亲切的称她为“梁妈”的缘由了。我何其有幸能够让“梁妈”带我步入教育殿堂,有“梁妈”在,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带教的开始——细心指导与传授经验
梁老师主要以“观摩与反思”的方式带领我成长。入职后的第一个学期,恰逢梁老师有三门研究生课程。我作为梁老师的助教,每天坐在教室的侧面旁听梁老师讲课。梁老师的课堂风格生动活泼,她善于将复杂的知识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通过提问和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梁老师还有着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每节课在适当的知识点讲授过程中都会给学生穿插企业会计实务中遇到的情境,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感觉梁老师的课程时间过得飞快。课程结束后,梁老师都会与我一起回顾课程,讨论教学中的重点和亮点,以及讲课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梁老师的课堂上,我学习到了如何精准把握教学节奏,如何在讲解知识点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何在学生困惑时及时提供引导。梁老师说:“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这些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梁老师不仅在传授知识,更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课程。通过这种观摩和讨论,我在梁老师的带领下逐渐体会到了教学的奥妙。
随着我对课程体系逐渐熟悉,梁老师开始引导我自主上课。第二学期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梁老师交由我来讲授。由于疫情爆发,教学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我花了整整一个寒假,认真备课,设计教学环节,学习线上教学方法,调试设备,但依然觉得不够完善。我将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梁老师探讨,梁老师认真地提出中肯建议,并且多次提醒我不必紧张,要享受课堂。这一学期是我第一次作为教师登上“讲台”,梁老师在“台下”给予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我的首次课程讲授比较成功,得到学生们的好评。每一次学生在线上课堂与我的互动对我都是极大的鼓励,感谢梁老师,感谢学生们,让我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
带教中的成长——从被动到主动
有了第一次讲授课程的经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我逐渐变得放松和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再只是被动地旁听课程,而是开始主动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与梁老师进行讨论。除了课堂教学,梁老师还鼓励我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在梁老师的带领下,我逐渐接触到更多的教育研究工作,开始主动参与教学研讨会议、教学案例研究和教育课题研究,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教学相关比赛。教学内容各有专攻,但教学习惯息息相通。梁老师教会我的不仅是财务知识,更多的是对待教学的态度和教学习惯。梁老师从教四十多年,即便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也仍然坚持每节课前认真备课;教学资料整理井井有条,特别注重细节;每天8课时的研究生课程,在放学之前绝对保持精力充沛,授课内容不打折扣......我坚持践行梁老师的授课习惯,体会着梁老师的教育理念,受益匪浅。
师徒的收获——共赢,前行
5年后,我从一名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逐渐成长。在梁老师的引导下我已能够独立讲授高级财务会计本科课程以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生课程,先后荣获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多次教学质量评价被评为A级和B级。梁老师作为我教学的领航人,也从这段带教经历中得到新的启发。梁老师感慨:随着年轻教师的成长,她必须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思考新的教育理念。这就是对待教学和工作永远保持年轻心态,热情严谨的梁杰老师。梁老师用她的经验和智慧为我提供了坚实的指导。期待未来,我会继续传承发扬梁老师的教学习惯和理念,争取继续在教学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作 者:陈怡秀
指导教师:杜 昕
王兴权
陈 蕊